1280px-Guksi

Kuksa (Guksi)

是薩米人(Saami people北歐地區原住民)傳統飲水杯Guksi (或芬蘭語:kuksa;瑞典語:kåsa),傳統上是北歐的納維亞半島的薩米人用樺木樹瘤雕刻而成。

將樺木樹瘤粗製輪廓後小心乾燥並防止木材開裂,然後根據當地傳統工藝進行塑型與裝飾。在薩米文化(Saami culture)中,用濕材(樺木樹瘤)逐步塑型,重複雕刻、乾燥、雕刻、乾燥的步驟,通常完成一個木杯會花上數周的時間。

而在北歐地區使用樺木瘤做的kuksa比一般樺木樹幹做出來的kuksa更耐用,甚至可使用一輩子。

 

傳統北歐薩米文化製作kuksa製成步驟為

1.砍樺木樹瘤(濕材)。

2.用斧頭進行粗略塑型。

3.用小刀/虎克刀重複雕刻塑形及乾燥的步驟。

4.放入鹽水煮沸防腐防裂。

5.置於室內緩慢乾燥。

6.小刀修飾,雕刻裝飾或鑲嵌鹿角、獸骨等。

7.杯子表面上油、乾燥。

8.完成。

 

從一些文獻及民間資料調查

製作Kuksa大概可以分為這兩種木頭的製程—濕材與乾材的製作。

傳統Kuksa的製作採用濕材,切取木頭枝幹上增生的樹瘤,其紋理多為雲狀節理而非直紋路,通常密度較高。

近代因為休閒產業量產則多使用乾燥木料,樹幹陰乾後切小斷剖半製作,多呈現直紋路,依照木頭品種不同而有不同密度。

birch burl

北歐地區樺木樹瘤(birch burl)

 

87efc235e98039c77a7c65043c91--wall-clock-made-of-birch-burl

樺木樹瘤的雲狀紋路

 

使用樹幹剖半後呈現的直紋路

 

無論你是選用濕材製作後乾燥,或是直接用乾燥木材製作

都需要優先考量材料纖維密度與紋理

另外則是木頭本身在不同緯度氣候的穩定度。

木食器最怕的就是木頭乾燥過程而造成”裂”的問題。

乾燥時木材纖維的收縮率可能造成乾裂與翹曲

或是有一些肉眼無法發現的裂痕而造成滲水

就是你拿做好的木杯裝飲料喝的時候,就慢慢看到水漬從木紋杯緣滲出 ><

這部分我個人製作的經驗上就遇到過了~

必須透過一些工法來處理。

在木作工藝上,常以漆塗料方式,無論是天然漆或化學漆進行塗布,封住木料上的纖維毛孔達到防水耐腐

傳統木作工藝智慧中,也有將木料浸泡鹽水來防止裂開與腐壞的作法。

而北歐Kuksa的傳統製作工法上則是使用鹽水煮的方式。

 

使用鹽水煮的製成有多種說法:

透過鹽水煮來去除木材中的單寧酸與不良氣味;

透過鹽水與樹木細胞的交換來去除樹液;

透過鹽水煮使木頭吸收鹽水,軟化木纖維、

透過鹽水煮讓纖維收縮緊實;

…等等。

在網路文獻考究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共通點

~~防裂~~

一般木頭內部水分蒸散速度過快就很容易來裂開,

能透過鹽水與木料纖維的滲透來穩定木頭密度是一個作法。

防止與限制木頭水份乾燥過程,避免造成木料乾燥而崩裂問題~

但是就是喝水會有鹹味~~~

法國bushcraft玩家以鹽水滾煮刻好的杯子與湯匙

 

 

不過近代製作kuksa的工藝匠師們較少使用鹽水煮的方式。

比起鹽水煮,有其他可以取代的工法,畢竟拿來喝咖啡有鹽味可能會被顧客投訴影響銷售。

在台灣有在販售的西伯利亞兄弟(朋友都這樣稱呼)所製作的kuksa木杯製程中是使用乾燥木材,雕刻完後浸油然後放置室內一段時間,最後裝水測試有無裂痕與滲水問題才售出。

台灣著名的北歐木杯工藝家-米娜爸,製作以維京風雕飾聞名於世的北歐木杯,則是選取乾燥三年以上的木材進行粗胚製作後加工雕飾,最後以天然漆料工法做防水。

並且在不同緯度木頭的選用變成是一個重點,選擇密度穩定、不易裂、無味的木頭,也就是加熱水不會釋出精油或香氣的木頭(如檜木、樟樹就是香氣木頭),香味木頭的確是會影響飲用的風味。

北歐溫帶地區傳統使用樺木、楓木,美洲地區則使用楓木、橡木、櫻桃木、胡桃木,東亞、東南亞等亞熱帶與熱帶地區普遍使用櫸木、柚木、竹、龍眼木,南歐地中海亞熱帶地區則流行橄欖木來製作木頭食器,如木碗、盤、匙、叉...等。

橄欖木食器的雲狀紋路是露營者的新寵

 

長野修平竹食器

日本職人 長野修平竹的食器作品(圖片來源: FB 修平長野)

 

ff3de1200e32b2d101adcf98d3954c49.jpg

西伯利亞兄弟木杯 (圖片來源: FB Kuksa Soul Of Siberia)

 

90121583_1470920216401374_5796050673665572864_n.jpg

台灣工藝家米娜爸製作的北歐木杯聞名於世(圖片來源: FB米娜爸手作刀)

 

之前嘗試製作的第一個kuksa木杯  網誌連結kuksa製作

 

------------結語---

整體而言在kuksa木杯或是木食器製作上

挑選了適合的木頭之後

除了使用刀具,如虎克刀/彎鉤雕刻刀(hook knife)或丸型雕刻刀之外

亦可使用炭火燒的方式來挖/燒出杯子的容器空間,

而燒製過程可以透過木材碳化方式增加防腐,且產生不同的色澤與質感,

但是炭火燒製方式並無助於防水的功能,最後還是必須另外處理。

至於防水部份,無論是用鹽水煮、天然漆、天然油(如亞麻仁、核桃油、橄欖油等)、蜂蠟,都是可以嘗試的方法。

天然油與天然漆則需要經過塗布、乾燥,不斷重複幾次工序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。

最後

國內陸續有玩家製作自己的kuksa是非常讓人振奮的事情,仍要提醒的是材料選擇要注意,木料選用要注意其毒性與否,某些樹種本身具有毒性,你拿來做食器接觸湯湯水水吃下肚,難保有甚麼問題,不可不慎。

 

延伸閱讀

      薩米文化sami cultural介紹

      Guksi ( Kuksa)北歐木杯介紹

      台灣北歐木杯工藝家-FB:米娜爸手作刀

      磐子的kuksa製作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磐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