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蕨
台灣中海拔以下的淺山和中級山山野間常見
是每個山野團體在野外課程中一定會介紹到的植物
畢竟在林間穿梭時,腎蕨幾乎隨處可見。
大多在林間樹蔭下可以發現腎蕨的蹤影,
也是我最初學植物時就認識的野地求生植物之一。
腎蕨在野地中是重要的地下儲水植物,
其圓球形的塊莖生長於地下,可在叢生的腎蕨基部挖到。
挖取後除去表面的泥土,可見到金褐色絨毛的貯水器-球莖,稱為金雞蛋或鳳凰蛋,
大小如龍眼一般,非常好認...
可食部位包含有嫩葉及球莖
尤其是球莖
在山野中口渴時,隨處可見的天然水壺
摘取數十粒,剝去表面的泥土及纖維毛
放入口中咀嚼,可吸允球莖中的水分,青澀口感讓人回味無窮,
止渴效果非常不錯。
在原住民菜餚中,多用來入菜煮湯
如腎蕨排骨湯等為常見煮法
至於腎蕨的嫩葉,雖然可食,但必須特別挑過,免得口感不佳,意思就是很刮很老。
摘取嫩葉洗淨川燙過,配肉絲用蒜頭辣椒快炒,可算是難得的山珍~
延伸閱讀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