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以及副熱帶季風氣候
夏季高溫多雨、冬季濕冷
由於島嶼季風關係,台灣山林在不同季節都有相當的濕氣與濕度,
在台灣山野肯定是會遇到的
當然,更悲情的狀況
有時候還要面對淋雨天的找柴生火情境.....><
那我們這篇文章就來談談在雨天找柴生火的觀念及技巧。
雨天找柴部分
下雨天在野地生火,找柴/蒐集燃料最是關鍵
木柴乾燥程度是生火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
雨天ㄟ..........滴滴答答的,有時候又綿綿細雨,有時候是大雨
一連數天雨的山野環境怎麼可能乾燥....??
的確是如此
在坊間幾次課程,帶領學員認識木柴的取得來源時
大家也都談及生火最困難的時刻--就是雨天
的確....
在雨季或下雨天,乾燥木柴的確是非常難取得
就算找到木柴了,其潮濕的空氣、吸到雨水的木料
好不容易把木柴蒐集了,也架好了
別說是鑽木取火了
想用個打火機、火柴,甚至使用固體燃料也都可能會升不起來的
回顧架柴生火的基本觀念
找柴 分柴 架柴 三步驟
在雨天找柴時,首重對周圍環境的觀察
當你抵達營地時,就得先觀察身邊的地形與資源
其實用意很簡單,不單只是找柴,也是認識一下你即將紮營的周圍環境
在觀察時,我們可以特別分成三個視線範圍
一個是視線水平範圍,也就是正前方,成年人來說大約是140~160公分的眼睛高度
一個是低頭俯視範圍,如地面上、腳旁、樹木基部等
一個是抬頭仰視範圍,如枝頭上、頭頂上等
林間地面的枯枝落葉就先別考慮了,尤其是長時間雨天的環境
除非你想濃煙四起來醺醺蚊子,或是想用火來烤乾使用。
再來散落在樹木枝幹基部地面的木柴也可以先不看
你以為雨水沿著樹木枝幹匯流到哪? 當然是樹木枝幹基部阿!!
這些地方取得的大部分都是溼透的木柴,會讓生火效率降低。
因此
可以先觀察一下所在的位置
通常我喜歡抬頭觀察,在樹林與天空交界間的縫隙下找柴
在林中仰望上方,如果發現樹林空隙,表示天氣好的時候會有陽光撒下
空氣流動也較為頻繁
在其正下方的枯枝相較之下也會比較快乾燥
可以蒐集到不錯的木柴。
再來
我會優先找找樹上的枯枝
所謂樹上的枯枝
是還連結在樹幹上的樹枝,只是已經枯掉了
可以輕易的折斷並且有清脆的聲音產生
雖然雨天但是也僅有表皮有潮濕,內部往往還是乾燥的
你可以發現,在下雨的當下,雨水會順著枝條留下,
但雨停之後表面也就跟著乾燥了,因此不容易滲入枯枝裡面,
所以,在樹幹上的枯枝是雨天生火非常好的燃料取得來源~
也要搜集一些較粗的木材
直徑大於6公分以上的都非常適合
較粗的木材往往只有樹皮表面潮濕
剖開後內部都還是乾燥的
可以分柴削切,製作火媒棒
在一些森林野地,也許就直接找一棵枯死的樹木
同樣避免蒐集倒臥在樹葉中潮濕腐爛的木頭
最後善用你的 刀、斧 、鋸,我想肯定會取得足夠的柴火~
下雨天取火絨的取得
在天氣好的時候,可採集些乾草、揉撕過的枯葉來做成火絨巢
而雨天時,必須從木柴、竹子等材料上以刀具採用削、刮等方式來製作火絨、纖維、火媒棒
雨天取火絨的保護與處理
雨天對火絨的防潮保存則顯得特別重要
火絨,其纖細輕薄容易燃起火苗纖維
接觸空氣的面積往往較大,雨天空氣濕度較高因此也很容易受潮
就算你準備了非常纖細的樹皮或麻繩纖維當作火絨
在濕度高的環境下也容易馬上受潮而影響點火效率
因此,取得乾燥的火絨後必須小心地保護
我習慣用防水袋或雨布做點包覆,避免淋到雨
若有點受潮,也可以善用身體的溫度來蒸散潮濕的火絨
如放在胸口、肚子附近
效果雖然有限,但是仍是可以嘗試的方法
雨天柴火的保護與處理
當蒐集完成可用的木柴之後
同樣必須做分柴的動作
木柴避免淋雨
可使用較大的樹葉、樹皮來做擋雨的動作
當然你想要用樹葉編織、竹片編織等方式做雨遮也是可以的~
雨中或是雪地環境的生火架柴方式
回歸生火原理的三元素,空氣、溫度、燃料
直接在濕冷的地面上生火肯定是已經破壞了三元素呢
別忘了濕冷環境可是會影響溫度與燃料呢
因此
在濕冷的地面上生火,必須考慮隔絕地面濕冷的因素
架高或是墊高肯定是必要的措施
可以使用如木柴、石頭、樹皮、樹葉...等材料
作為架柴前的準備
當阻隔地面濕冷的因素之後
便可以往上堆置柴火及點火了
後續的操作方式可參考先前寫的文章
當然,費了好大的功夫好不容易把火生起來之後
可以將一些濕柴堆在火焰旁
烤乾後便是很好的燃料了
-------------後記--------------
雨天生火往往是極為不美麗的回憶 ><
潮濕會嚴重破壞生火三元素的每一個環節
並且澆熄每個人在野外生活的鬥志....
因此在操作上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力、不氣餒,
不斷思考與檢討生火步驟上的每一個環節
持續累積經驗,相信在雨天也能成功的燃起火苗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