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子在台灣鄉間山野非常容易見到

過去農業社會時期,農家常在田邊以及房舍旁栽種竹子成林,一方面作為防風使用,一方面可以滿足農家生活所需。

農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,竹子皆用得上

竹子和竹葉加工編織可以製作生活用品如斗笠、帽子、蓑衣(雨衣)、竹簍、蝦籠、蓆墊、枕頭、竹簾、餐具...

端午節時葉子拿來包粽子,竹子的嫩芽-竹筍則是非常棒的食材

竹材處理過後可用來搭建成為竹屋、竹橋,製作竹桌椅、櫃子等家具,是堅固耐用的建材

並且在現代新興材料當中的集成竹材,亦是極受歡迎且環保的材料,相當被看好

bushcraft 取火技巧中,會用竹子來進行磨竹取火,用竹葉當火絨,竹子亦是很棒的燃料。

 

在露營野炊時,竹子可以做為炊具與餐具,筷子、杯子、湯勺、竹鍋、竹碗...用途不少。

鋸下來的竹筒本身就是個天然的容器,拿來當鍋子煮水、煮湯甚至煮飯都沒有問題

其中,最經典的無具野炊料理就是 -- 竹筒飯

 

材料準備

1. 竹筒

2. 米

3. 水或高湯

4. 調味料,鹽、香菇乾、蝦米

5. 特殊豐富調味,例如: 海帶、絞肉、香腸...(視喜好,非必要)

  

 

竹子處理

砍下來的竹材先依照需求裁切分段,並稍作清洗

究竟怎麼裁切比較合用呢?

建議在竹節兩端各預留一點距離,架設炊煮時,竹筒飯才能便於加熱與移動。

下圖的竹子兩端預留的太少,造成烹煮時不好挪動與加熱。

  

 

接下來我們在竹筒上開洞,不需要開太大,以能夠將食材塞進去為原則。

竹面上可用鋸子先鋸兩個缺口,切記不要鋸太深,否則竹筒飯的水會漏光光。

竹面上挖出開口之後,稍作清洗,將竹屑清出,便可將白米等食材塞進竹筒了。

  

  

 

竹筒要放多少米呢?

白米洗淨之後,把竹筒平放,將米小心翼翼的填入竹筒中,填入時記得讓米平均分布竹筒內

裝填大約竹筒直徑的1/3高度即可,此時可以塞入香菇乾、蝦米等調味料,然後加水或高湯至竹筒的1/2~3/5高度左右。

為了避免水氣蒸散,鋸開口可以使用小竹棒塞住縫隙,或者使用竹葉、濕紙包覆縫隙,主要是能讓水蒸氣悶在裡面且不蒸散太快。

 

煮飯的過程

如果是使用剛砍下來的竹子,竹筒表面呈現青綠鮮明的顏色,則可以直接放在直火或炭火上,竹子有濕氣比較不容易燃燒。

如果是使用放置一段時間的竹子,表面已由綠轉黃的話,則建議以炭火為主,因為竹子會非常容易燒乾而著火。

加熱時必須隨時注意竹筒兩端是否有均勻受熱,否則就算煮很久,兩端的米都還會是生的,影響整體口感。

因此,在燒煮食還是必須適時的移動,讓整根竹筒能平均受熱。

 

  

 

究竟要怎麼判斷竹筒飯好了呢?

等到竹筒出現水蒸氣時,表示竹筒內的水已經沸騰,再燒煮個一段時間,等待水蒸氣不再冒出,便可以將竹筒移開火源,讓竹筒中的熱度持續將米飯悶熟。

最後用山刀或斧頭將竹筒剖開

冒著熱氣,新鮮竹膜包覆著粒粒飽滿分明的佳餚~竹筒飯~大功告成啦 !!!

 

 

 

  

 

另外介紹,直立式的竹筒飯

全世界很多原民生活技巧中常用的烹飪竹筒飯方式

原理相同

用支架架好排排站,能集中火力並且方便翻轉,也是相當不錯的方法。

sinabalu.jpg

1.jpg

img_bamboocook_rice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磐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