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野露營時,自己製作麵包是個有趣的體驗
這次介紹的是在山野中非常快速而且容易製作的麵包 bannock
Bannock對過去的拓荒者而言,可以說是個傳統的食物,將穀物加水捏成餅狀,放在火上加熱或用油煎熟,作為旅程中的主食,配合捕獲的獵物、漿果、野菜,即是完美的一餐。
有趣的是,依據查到的資料顯示,bannock 一詞源自北英格蘭及蘇格蘭一帶的凱爾特人,從拉丁語指的意思是"烤麵團 baked dough ",意味著是麵包。
從十世紀便有這樣的食物,直到十六世紀中,在北英格蘭、蘇格蘭、愛爾蘭一帶,才開始對 bannock 有所定義。
早期的餅團是厚實的,看起來有點像台灣常見的小時候大餅,將大麥或燕麥磨粉和成又圓又大的麵糰,不經過發酵過程,直接擺入燒熱的鐵板上烘烤。
而之後才慢慢增加酵母或是泡打粉,讓麵糰鬆軟,成為可口的麵包糕餅。
蘇格蘭的 Orkney地區會將bannock做成圓餅狀,像是切蛋糕般切成數塊,而後區分出捏成小團塊狀的 scone (司康,就是肯德基賣的比斯吉),其實是同樣的麵包。
好了,了解 bannock的過去之後,現在可以開始動手做做
最簡單的 bannock 僅僅使用麵粉加水,揉成麵團後,將其纏繞在一根木棍上,然後放在火堆上烤,是很多人國中時的記憶,就是蛇麵。
野營麵包 蛇麵
蛇麵 或稱為 蛇麵包 蛇麵餅,在國中童軍學習無具野炊時是必學的一項料理方法,
而事實上,這種野營食物也是 bannock ,只是把圓餅狀的麵團捏成細條狀,像蛇一樣纏繞在棍子上烘烤的方式,
在國外叫做 "bannock on a stick" ,意思是串在棍子上的麵包。
製作方法非常簡單
材料準備
1. 麵粉一杯
2. 糖一茶匙、鹽少許
3. 泡打粉一包,這個在生鮮超市都買得到
4. 其他添味,如雞蛋、奶油、鮮奶或奶粉。
5. 棍子,竹棒、枯樹枝 皆可,記得洗淨削皮。
製作方式
通常我到野外去,會先將麵粉、糖、鹽、泡打粉等材料,直接混和好用密封袋裝著,想做麵包時就用湯匙挖個幾杓到碗裡,加點水作麵團,放入火上烤。
而蛇麵就把揉好的麵糰捏成細條狀,慢慢殘繞在準備好的棍子上,注意麵團不要太厚以免不易熟透。
將做好的蛇麵棍放在炭火堆上慢慢烘烤,注意炭火的距離與溫度。
麵團中由於加了泡打粉,遇到高溫時會產生氣體而讓整個麵團微微蓬鬆起來,等待麵團表面逐漸出現焦黃的顏色,便可以上桌了。
學校童軍課程常製作的蛇麵,在露營時可以操作。
架在火堆旁烘烤個20分鐘左右,記得隨時翻轉以免烤焦。
待表面烤至金黃色,此時烤麵包味道香氣四溢,蓬鬆的蛇麵包即將完成。
另一個野地麵包美食,就是傳統的 bannock
野營麵包 Bannock
bannock是最近跟野燕子大哥學的一項技藝
bannock是非常傳統的野地食物,可以用火烤、用鍋子烘烤、用油煎,做法非常多元。
在此介紹用炭火烘烤的方式,製作方法非常簡單。
材料準備
1. 麵粉一杯
2. 糖一茶匙、鹽少許
3. 泡打粉一包,這個在生鮮超市都買得到
4. 其他添味,如雞蛋、奶油、鮮奶或奶粉,也可以加入堅果、葡萄乾等。
製作方式
將材料混和後,因為不需要像做麵包一樣要揉出筋性,所以直接加水捏成麵糰就可以使用了。
捏成團狀,直接放在鐵盤或木盤上,稍微按壓成為一個圓餅,厚度可以不用太厚以節省時間。
將鐵盤放在炭火旁,過些時間麵團會慢慢膨脹,等待烘烤至表面微焦就可以起鍋。
烤好切開後,表面焦脆、內部鬆軟,很棒的一道野營佳餚,推薦大家一定要試試看。
早餐配上烤蛋、肉排、咖啡,一天活力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