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操作鑽木取火時,''取得火種"是鑽木取火的目標
然而,在取得火種之後為了能夠讓 火星/火種/紅炭 燃起火焰
取火絨就成為延續火種的重要元素
讓火種點燃成為火焰,在生火時極為重要的角色
在生火過程中,我們必須知道
如何能夠獲得足夠的取火絨?
從何處找到材料?
如何製作?
以及如何保存?
在野地中我總會時時注意身旁有什麼適合的取火材料
乾草、乾芒花、松針、樹皮、⋯
在天氣好的時候,幾乎隨處都是取火材料。
但在雨天或潮濕環境中要找到取火絨卻是極大的挑戰
之前介紹過樹皮纖維取火絨的製作便是一種好用的技巧
本文要介紹另一種野外取火絨材料
是台灣中低海拔常見的寶物 --竹子 bamboo
在野外生活時,找到竹子就等於找到救星
可提供建築、器物、編織、烹飪、食材,用途極廣
比起木頭,竹子表層有蠟,光滑堅硬
雨天使用時,必須先將竹子表層刮除
可以發現內層是乾燥的,是製作取火絨極佳的材料
以鋒利刀刃垂直竹面的動作,來回刮削出纖薄的竹絲
很快便能獲得ㄧ大團取火絨
「輕而蓬鬆」的竹子纖維,似乎已經述說了超優質取火絨的特性
在製作時,可以試著蒐集出足球ㄧ般大小的取火絨數量
很多人鑽木取火成功取得火種,但還是無法把火苗升起
往往就是取火絨數量不足,或是太過潮濕造成的
無論是晴天或是雨天,蒐集取火絨工作的進行勢必要盡早準備
尤其是遇到極端氣候時更應該準備大量的取火絨
絕對可以大大提高生火機會
而火絨的保存也很重要
尤其在潮濕多雨的臺灣山林裡
高濕度的環境下,取火絨因為與空氣接觸面積大,暴露在高濕度空氣中可能會馬上受潮
用防水袋是簡單方便的作法
亦可以將取火絨塞在靠近身體不會碰到汗水的口袋
使用自己的體溫來保持取火絨的乾燥
有機會可以試試~~
延伸閱讀